荔枝豐產價格低 只賣鮮果難破局
這個夏天,隨著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中國荔枝火遍海內外,成為“網紅水果”。恰逢豐產大年,價格下降不少,消費者輕松實現“荔枝自由”。不過,記者也在采訪中發現,豐產喜悅背后,也有農戶苦惱沒賺到錢,折射出產業升級的未來命題——如何讓“爆紅”流量轉化為“長紅”動能。
講述
荔枝批發價下探一半
晚上10時,新發地批發市場依舊熱鬧。走進果品交易中心,最忙碌的當屬荔枝攤位。一輛輛滿載荔枝的冷鏈貨車開啟車尾廂門,露出堆成小山的塑料箱,箱子上方被碩大的冰坨子嚴嚴實實覆蓋著,箱里碎冰與荔枝層層交織,寒氣裹挾著清甜果香飄出車廂。
“荔枝運輸就是和時間賽跑!昨天早上采摘的鮮荔枝,今天晚上運到市場,明天一早就會到超市貨架上。”荔枝商戶關建偉說。今年荔枝的火爆程度遠遠超出關建偉預期,經過一整晚忙碌,他負責的7車荔枝銷售一空,單日出貨量高達70噸。
荔枝市場的火熱源于多方面。“今年是個豐收年,繼海南、廣東之后,廣西的荔枝最近也大批量上市,旺季可以持續兩個月。”關建偉分析,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也為荔枝市場添了一把火。
不過,荔枝豐產年,不是所有果民都能獲得“豐收”。“我們忙活了一早上,把剛采摘的荔枝送到收購點,但人家說已經收夠了,不收了。”這幾天,廣東茂名高州根子鎮的果農小梁正苦惱,自家果園還有三四千斤荔枝沒有采摘。
小梁告訴記者,由于去年冬天干旱,低溫足夠,今年各村的荔枝樹都碩果滿枝,迎來豐收。在產量大增的情況下,荔枝收購價不斷被壓低。
“往年妃子笑荔枝收購價一斤能達到4至5元,今年已經降到1元出頭,連更高端的桂味荔枝也降到2元以內。”小梁說,目前買化肥的錢剛回本,還沒賺到錢,所以家里決定不再采摘剩下的荔枝,“至少能把人工費省了。”
關建偉告訴記者,妃子笑荔枝的批發價在每斤5元左右,比去年便宜約五成。
觀察
全國荔枝年加工量僅占5%
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數據顯示,據初步統計,今年全國荔枝種植面積約752萬畝,全年總產量有望達到345萬噸,同比增加1倍。其中,廣東、廣西、海南三大主產區同步迎來“超級大年”。
記者走訪北京商超看到,荔枝被擺在顯眼位置引流。在永輝超市,大果的妃子笑荔枝售價是7.9元/斤,桂味荔枝售價是13.9元/斤。相關負責人介紹,門店荔枝銷量增長近30%,售價較去年降低約30%。
除了鮮果銷售,是否有其他渠道消化荔枝?記者注意到,今年,一些茶飲品牌已經開始加大荔枝收購力度,開發荔枝飲料等深加工產品。不過,目前荔枝深加工產業滲透率還不高。農業農村部南亞熱帶作物中心去年發布的《中國荔枝龍眼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荔枝年加工量僅占總產量的約5%,加工主體規模小,形式單一,高附加值產品不多,精深加工有待加強。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建議,荔枝產業應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一方面,產地加大協同力度,可通過推廣晚熟、高附加值品種以及分區種植錯峰上市,實現種植結構優化;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荔枝深加工產業,開發諸如凍干、荔枝酒等更多荔枝產品,突破季節限制,以市場多元化破解“豐產不豐收”的問題。
今年銷往國外荔枝大幅增長
阿聯酋迪拜,一家華人超市,中國荔枝擺在醒目位置,一斤價格約合66元人民幣。雖然售價相比國內并不便宜,但800公斤左右的荔枝,兩天內就能銷售一空。
不僅國內熱銷,中國荔枝也在加速走出國門:海南荔枝首發荷蘭、西班牙、加拿大等海外7國,正式進軍歐美及中東高端市場;東莞荔枝首次通過大宗出口方式,正式進軍中東高端市場;廣西浦北妃子笑荔枝種植歷史上首次開展出口業務,發往馬來西亞……TikTok平臺上,與中國荔枝相關的視頻瀏覽量已經突破15億次,有人分享第一次吃荔枝的新奇,有人展示剝荔枝的奇妙觸感。
荔枝走紅海外的背后,是國際物流效率的提升和保鮮技術的完善。清晨5點,剛剛采摘的荔枝被送到預冷中心快速降溫鎖鮮,隨后就被裝上冷鏈車,馬不停蹄地運往機場,搭乘直飛中東、新加坡等地的航班。抵達目的地后,再通過冷鏈物流抵達各個超市,從產地采摘到國外超市不超過48小時。
“今年運往國外的荔枝比去年大幅增長。”順豐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今年首次打通深圳口岸C2C(個人對個人)荔枝直發專線,荔枝從深圳到新加坡,可實現次日達。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