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蒼溪:“一村一主播” 鄉村好物走四方
果農正在直播賣翠冠梨。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近幾年,四川省蒼溪縣不斷加快農村電商主體培育、推廣直播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舉辦農村電商技能培訓,多措并舉推進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促進更多鄉村好物觸網上行。
眼下正值梨園飄香,當地特色翠冠梨將進入成熟采摘期。走進陵江鎮筍子溝村的多個梨園,果農們不僅忙著為雪梨搶“鮮”上市做準備,還在熱火朝天地進行“村播”活動。
“我們村的翠冠快成熟咯,這個水分足、個頭大,非常好吃喲!”梨園旁的直播室里,60歲的果農何輝祥認真對著屏幕講解道。陵江鎮筍子溝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張桂華則在一旁耐心指導。
何輝祥表示,他自己種植的水果有雪梨、柑橘、獼猴桃等,共7畝左右。現在通過電商直播,種植的水果更好往出去賣了,賣出去的單價也更高了,每年可實現年產業收入8萬元左右。
2021年,張桂華從成都辭職回到家鄉筍子溝村,擔任起村支書。接下來的幾年里,她借助東西部協作為村里搭建的電商直播工作室,發展起農村電商。在她的帶動下,筍子溝村已有200多名果農練就了“扛起鋤頭能下地,架起手機能帶貨”的雙重本領,把土特產賣到了全國各地,成為遠近聞名的“數字鄉村示范村”。
“在電商直播的帶動下,我們村種植的雪梨、柑橘的單價提升了20%左右,隨著單價提高老百姓的種植積極性也隨著高漲,產業規模從之前的七八百畝提高到了現在的上千畝,帶動全村 300多戶群眾參與到特色水果種植中來。3年來,通過電商銷售柑橘、雪梨等特色水果100萬斤,實現銷售額超300萬元。”張桂華介紹道。
如今,在蒼溪,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投入到電商行業,“蒼溪好物”更通過電商平臺“飛”入千家萬戶,“中國播谷”的新名片持續被擦亮,成為縣域經濟新標識。截至目前,全縣已成功培育470多名村播,共直播帶貨約1200場次,助農增收730萬元。下一步,蒼溪縣將借助“一村一主播”培訓計劃的實施,實現一村一骨干,讓每個行政村都有會拍視頻、能直播的“數字村官”和“帶貨達人”。(張俊、王韜)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