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貢米的華麗轉身 ——揭秘國寶橋米的品牌突圍路
夏日的艷陽透過車間玻璃窗灑落,在智能化加工廠房內勾勒出科技感的光影。成噸的優質高端大米正沿著自動化流水線前行,歷經清理、碾米、色選等20余道精密工序的淬煉,逐漸蛻變為顆粒飽滿的成品。隨著機械臂精準作業,一袋袋封裝完好的大米經質檢系統全流程檢測合格后,由智能搬運設備裝載至物流車輛,將發往城市各大商超貨架與特渠銷售終端。
在湖北的優質稻米版圖中,國寶橋米占據著獨特而重要的位置。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寶橋米在“京山橋米”產業鏈中占據領軍地位,至今已深耕行業38載。
然而,在現代農業的浪潮中,這一傳統品牌也曾面臨諸多挑戰。國寶橋米如何通過一系列積極的變革與創新實現品牌突圍,踏上新的輝煌征程?湖北日報農村版全媒記者踏入大洪山南麓,深入這家見證行業發展的老牌企業,揭秘一粒小鎮大米邁向高端市場的品牌突圍之路。
百年貢米底蘊 鑄就現代高端品牌根基
國寶橋米的故事,要從明朝嘉靖年間說起。彼時,產自京山孫橋鎮的橋米,憑借其干、整、熟、白、青艮如玉、腹白極少的特點,以及松軟略糯、噴香撲鼻、可口不膩的口感,被嘉靖皇帝欽定為宮廷御米,從此聲名遠揚。據《京山縣志》記載,橋米的獨特品質備受歷代推崇,成為湖北地區稻米中的珍品。
時光流轉至現代,1987年,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選址于京山市,這里擁有“中國天然氧吧”及“鄂中綠寶石”的美稱,正是橋米的原產地。
為何這種好米只能產在京山?國寶橋米總經理彭永洪給出答案:“國寶橋米種植地位于神奇的北緯30°,本身就適宜種植水稻。又因為背靠大洪山,晝夜溫差較大,對大米的營養物質積累十分有利。而且土壤優勢明顯,里面的有機質等營養物質含量明顯要優于周邊的產田。”山上天然泉水眾多,且無污染,富含鐵、鈣、鋅、硒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國寶橋米可謂是“喝泉水長大的”。
在選種方面,公司堅持橋米種子每年提純,保持橋米品種優勢。為了獲得更優良的品種,公司積極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就與多個高等院校進行產學研合作,對橋米的品種提純復壯,進行抗病蟲害、抗倒伏性狀及香型的品種選育,同時引進優質品種進行試驗示范。2020年,公司聯合省農科院糧作所,從5萬株橋米種苗里優選1株,作為優質橋米品種的母本,進行繁種升級,精益求精,優中選優。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寶橋米品牌價值不斷提升,成為京山橋米的代表品牌,定位為更適合南方口感的高端大米。連續多年在湖北高端大米市場銷量領先,深受消費者喜愛。
破局產業困境 多維創新驅動變革
2012年,京山橋米迎來發展歷程中的特殊階段,大米企業如雨后春筍般進入井噴期,最高峰時企業數量達到198家。經過市場數年的大浪淘沙,那些生產技術落后、品牌意識薄弱、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企業,逐漸被淘汰,企業數量銳減至40余家。
2021年8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京山市籌建京山橋米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為保護京山橋米品牌美譽度,次年京山橋米協會正式成立,首批有35家優質稻米加工企業入會。作為會員單位,國寶橋米一直倡導品牌建設和良性競爭。
“國寶橋米憑借較早覺醒的品牌意識及產品的高質量一直穩步發展,但也認識到自身加工設備老化和產能不足的問題。”國寶橋米辦公室主任蘇偉介紹,2019年國寶橋米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園區占地500畝,總投資10億元,分兩期實施,其中第一期建設用地300畝,主要建設年產20萬噸智能化橋米生產線,40萬噸稻谷清理生產線,20萬噸稻谷儲存倉庫,辦公、生活及相關配套設施;第二期建設用地200畝,主要建設年產2萬噸母嬰系列產品生產線,速食食品、方便米飯生產線,年產2萬噸米汁生產線。
在品牌文化塑造進程中,國寶橋米持續深耕文化傳播與社會責任領域,依托三大特色節慶活動打造品牌名片。每年的國寶橋米春耕節,企業化身傳統文化課堂,通過趣味科普、農耕體驗等形式,為年輕一代打開稻米文化與農耕知識的大門。豐收時節舉辦的豐收節,則搭建起全民共享的歡樂舞臺,在共慶豐收的熱鬧氛圍里,傳遞企業匠心故事與發展理念。春節前夕,國寶橋米還會開啟“年味計劃”,以每年50噸高端大米為禮,致敬武漢城市守護者,助力小微餐飲企業,關懷老年群體,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彰顯企業擔當。
為打破市場局限,國寶橋米果斷擁抱電商渠道。今年2月,在2025湖北優質農產品品牌北京推介荊門專場活動上,國寶橋米與京東已簽訂1億元的購銷合作協議。4月1日,京山市政府、京東集團與國寶橋米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京東集團將依托供應鏈、物流、大數據等優勢,協助京山橋米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電商化、品牌化發展。合作首年目標是帶動京山橋米銷售額達1億元,助力其躋身華中區域高端大米品牌前列。
目前,國寶橋米在抖音、淘寶等各大電商平臺均開通旗艦店,今年線上銷售同期增長21%。
攜手省域平臺 省外市場突圍進階
6月13日,第二十一屆糧食產銷協作福建洽談會于福州啟幕。作為全國舉足輕重的糧油大省,湖北攜“荊楚糧油”“江漢大米”“湖北菜籽油”三大省域公用品牌強勢亮相,向全國市場展示湖北糧油產業的雄厚實力。其中,“江漢大米”首批核心企業國寶橋米尤為亮眼,多款經典橋米產品與特色大米食品一經展出,便成為展會焦點,吸引眾多參展商與消費者駐足關注。
“前兩天我們參加荊楚糧油中國行廈門品牌推介活動,現場用江漢大米和閩菜搭配烹煮,口感豐富,還有我們的Q米汁也備受關注和好評,很多廈門餐飲店的老板對這款產品感興趣。”國寶橋米市場品牌部負責人周靜表示,希望通過這次福州糧洽會能進一步開拓南方市場。
“湖北地區每100人就有82人知道國寶橋米。”彭永洪介紹,根據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的銷售數據反饋,2015至2019年,國寶橋米在省內連續5年高端大米銷量榜上處于領先地位。2023年,中高端大米產量達到13.12萬噸,銷售額更是達到9.2億元。但在省外市場卻面臨著“省內知名、省外無聞”的困境。
2019年,國寶橋米與湖北放心糧油品牌“荊楚大地”聯合登陸央視;2023年7月,入圍“荊楚糧油”;2023年12月,在“荊楚糧油”精品展上斬獲“湖北糧食行業頭部企業”“十大好吃米”雙獎;2024年成為“江漢大米”首批授權的10家核心企業之一。
借助“荊楚糧油”平臺,國寶橋米積極參與全國展會。在2024年粵港澳產銷合作洽談會上,企業與佛山經銷商簽約,布局全渠道銷售,并定下3至5年大灣區年銷售額破億的目標。如今,隨著品牌推介活動的持續開展,國寶橋米正穩步拓展省外版圖,將“湖北味道”帶向全國。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