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茉莉花撬動百億大產業 ——解碼茉莉花從橫州“開花”到世界“飄香”的產業奇跡
橫州種植茉莉花的歷史悠久,從1978年開始大規模發展茉莉花產業,經過40多年持續發展,橫州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生產基地,有著“中國茉莉之鄉”“世界茉莉花都”的美譽。全球10朵茉莉花,6朵來自廣西橫州。
近年來,橫州依托享譽世界的茉莉花規模優勢和文化優勢,高位推動茉莉花產業發展,延伸茉莉花產業鏈,不斷壯大茉莉花“1+9”產業集群,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產業結構也成功實現從單一到多元的升級。
這朵小花,綻放出獨特的產業光彩。2024年,橫州茉莉花種植面積超13萬畝,鮮花產量超11萬噸,鮮花均價達50元/公斤,鮮花產值高達55億元,帶動34萬花農增收致富;茉莉花茶加工量超9萬噸,加工產值超100億元;茉莉花(茶)產業綜合總產值突破180億元,成為橫州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鏈上“掘金”
小花朵串起9個產業鏈
小小茉莉花,何以撬動上百億元產業鏈?橫州打造茉莉花“1+9”產業集群的創新實踐給出了答案。
在中國,98%的茉莉花和94%的茉莉花茶主要產自廣西南寧橫州市、福建福州市和四川犍為縣。而橫州市是其中絕對的主力——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的產量占全國產量的80%以上。此外,橫州茉莉花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
作為“世界茉莉花都”,2021年以來,橫州吸引了農夫山泉、廣西東咖國際咖啡有限公司等70多家企業落地;張一元、吳裕泰等國內知名茶品牌使用的茉莉花原料絕大多數來自橫州;星巴克、康師傅、娃哈哈、奈雪等知名飲料品牌使用的茉莉花原料也同樣來自橫州。
這背后,是一朵茉莉花撬動的產業奇跡。為推動茉莉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拓展延伸茉莉花產業鏈,橫州市以茉莉花全球集散中心、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茉莉小鎮、茉莉極萃園等為載體,推動茉莉花由單一花茶產業,向構建“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飲、藥用、體育、康養的“1+9”產業集群發展,讓茉莉花香綿延更“長”。
茉莉精油、茉莉香皂、茉莉香包……走進橫州市中華茉莉極萃園,琳瑯滿目的茉莉花產品讓人目不暇接。如果說花茶是橫州茉莉花的“老底子”功能,那么橫州市則是在花茶的基礎上為茉莉花賦予了更多新的應用場景。
得益于橫州市不斷拓展延伸茉莉花產業鏈,為鄉村振興開辟新思路,茉莉花產業的利好也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今年種了4畝茉莉花,這幾年茉莉花價格持續走高,去年的花價行情更是創新高,管護得好的話,每畝花田一年有上萬元的收入。”花農雷水平表示,茉莉花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茉莉花產業已成為橫州市最大、最有特色的農林支柱性產業,帶動橫州市近萬脫貧人口穩定增收、34萬花農致富;橫州茉莉花產品成為廣西“桂品出海”的主力軍;橫州茉莉花產業帶農振興案例入選全球減貧優秀案例。“橫縣茉莉花”“橫縣茉莉花茶”連續多年入圍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小小茉莉花已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花”。
花里“求新”
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
在橫州市憶美園(廣西)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6萬平方米智能園區里,行業領先的茉莉花“不落地”智能生產線已完成設備調試。該公司以“生產+研發+體驗”三位一體模式,推動茉莉花深加工技術升級。該公司將于近期啟動5條“不落地”智能生產線,預計年產量達1.3萬噸。
企業的智能化實踐是橫州市以科技賦能茉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橫州市實施“人工智能+”行動,主動擁抱人工智能時代,建設“數字茉莉”大棚、AI病蟲害識別系統等項目,實現種植、加工全鏈條數字化。
“橫州市形成的茉莉花及茉莉花茶產業規模集群,既是中國茉莉花茶優質供給的制造基地,也是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策源地。”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慶曾多次出席在南寧舉辦的世界茉莉花大會相關活動,他認為只有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才能促進茉莉花及茉莉花茶產業融合發展,最終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橫州市茉莉花生產數字化基地大棚被農業技術人員和當地花農稱為“數字茉莉”種植大棚。該種植大棚利用全套智能光照、溫濕度控制系統以及監控傳感設備,調節生長環境,優化水、肥、藥的使用,通過分析傳感器數據形成最適合茉莉花生產的種植標準。
同時,橫州市還在中華茉莉園5000畝核心區內安裝種植智慧化管控系列設備、智能測產裝備,結合AI人工智能圖像識別技術,建立茉莉花病蟲害算法模型。花農只需拍照上傳,即可自動識別病蟲害,獲取精準的防治方案,農業生產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在打造“數字茉莉”2.0版——“數字茉莉供應鏈服務平臺”中,橫州市突破產業“管理粗放”瓶頸,打造茉莉花產業交易平臺。如今,當地的茶企、花商、合作社、花農可實時上網了解茉莉花價格,遠程查看交易現場實況和交易數據,交易環節更公正、更便捷,可溯源、可監督。
此外,為突破茶葉拼配技術瓶頸,橫州推動AI學習模型,分析國內上千種綠茶與茉莉花的拼配方案,模擬“調酒師”邏輯,快速篩選出最優組合供企業選購。“未來,拼配師只需輸入參數,AI就能生成配方。”橫州市茉莉花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永晶介紹。當前,橫州茉莉花憑借天然香氣與健康屬性,成為新茶飲品牌的“寵兒”,躋身頭部供應鏈。
海外“求變”
借東博會破圈海外市場
在廣西中肯茶業有限公司緣葉茉莉茶旅產業園,由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大規模工業化“全自動不落地窨花生產線”正在試運行。封閉的廠房內,茶花混合、窨制、篩分等工序全程自動化完成。
“生產線實現了茶花不落地、數據化控制、智能化溫控,花香利用率從傳統工藝不足50%提升至80%以上。”該公司企劃總監張晏楠介紹,該條生產線讓倉儲空間利用率提升50%,產品潔凈度提高40%。從2024年第一代生產線投產到2025年第二代升級完成,該企業的茉莉花茶已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樣嘗到“出海”甜頭的廣西隆盛源茶業有限公司,憑借茉莉花茶、六堡茶等產品,打開了歐美、東南亞等市場。“海外消費者對東方茶香興趣濃厚,我們正研發更符合國際口味的新產品,通過跨境電商和國際展會擴大‘朋友圈’。”該公司總經理馮文珍說。
為助力橫州茉莉花更好走向世界,橫州市在推動茉莉花全產業鏈發展過程中,注重以花為媒介,積極拓展茉莉文化的海外傳播渠道。同時,大力推進茉莉花茶品牌建設,鼓勵企業深度融入“南寧渠道”,借助RCEP東風“出海”。橫州茉莉花產業正通過謀劃尋求由輸出產品向輸出品牌轉變,努力實現橫州茉莉花從“花茶配角”到“世界之花”的戰略升級。
2006年,橫縣茉莉花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13年,橫縣茉莉花茶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20年,橫縣茉莉花和橫縣茉莉花茶成為中國和歐盟互相認定的地理標志產品,橫縣茉莉花茶還成為首批中歐地理標志協定保護產品。
如今,橫州茉莉花產業正依托東博會進入東盟大市場,與海內外客商共享發展新機遇。橫州市借力中國—東盟博覽會,并通過建設茉莉花產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讓橫州茉莉花走向世界,出口到日本、摩洛哥、美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