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促共富,嚴州小吃產業矩陣形成
今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了《關于以“千萬工程”牽引城鄉融合發展縮小“三大差距”推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實施方案》,浙江市場監管系統立足職能定位,聚焦農村食品安全治理與產業發展瓶頸,系統集成相關部門政策資源,全域推進“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設。各地因地制宜、大膽創新,從山區豆腐工坊到沿海漁村電商,從智慧監管到品牌賦能,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食安促共富”實踐模式,帶動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其中,建德市以特色食品產業為抓手,打通“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讓美食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合規+幫扶”雙輪驅動 嚴州小吃破局有“良方”
走進位于建德市梅城鎮千鶴村的杭州良麥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良麥食品公司”),只見廠房內外干凈整潔、生產流程科學合理、員工操作規范有序,一盤盤曬面從烘房魚貫而出,散發著面粉天然的清香。“我們原本是一家小作坊,只有幾個曬面師傅,一年產值大概10萬元。5年來,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全程幫扶下,小作坊先是成了名特優小作坊,后來又升級為企業,現在已經有50余位曬面師傅,年產值也提高到了500余萬元。下一個5年,希望企業產值再翻一番,帶動村民就業人數也再翻一番。”良麥食品公司負責人王衛萍說。
良麥食品公司的飛速發展,是千鶴村嚴州小吃華麗變身的縮影。千鶴村是以風味獨特、歷史悠久著稱的嚴州小吃的聚集地。不過,受小吃行業的低小散屬性以及產品附加值低、生產經營隱患大、銷售面拓展難等問題掣肘,始終難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
如何破解千鶴村嚴州小吃的發展困局?建德市市場監管局以“食安共富幸福村”建設為抓手,集成各方面資源要素,打出了合規指導、搭橋促銷、品牌培育等一系列“組合拳”。
嚴州小吃產業要健康發展,“合規”兩個字至關重要。建德市市場監管局梅城所創新推出的“市事指規”合規指導小應用里,匯聚了豐富的圖文和視頻合規內容,可為小吃經營主體精準推送合規指導。統計顯示,經指導,相關單位證后核查問題檢出率下降了1/3。
不僅如此,建德市市場監管局還主動構建“科室干部業務幫扶、基層所干部結對幫扶”助企服務體系,指導編寫嚴州小吃工藝流程,舉辦預包裝食品標簽、營養標準新國標學習會,為嚴州小吃筑牢食品安全防線。
政企聯動搭平臺 嚴州小吃闖出新天地
當下,消費者對飲食的選擇越來越多元,小吃雖好,也得“勤吆喝”。
建德市市場監管局推動嚴州小吃企業與10余家農貿市場、商場超市簽訂了長期供銷協議,動員20余家企業定向采購嚴州小吃。同時,建德市市場監管局還主動對接旅投公司、嚴州古城管委會等單位,推動當地在嚴州古城景區內設立嚴州小吃銷售點,打造“千鶴嫂創業街”“千鶴嫂直播間”等展示場景,引導古城景區和千鶴村小吃園區“雙向奔赴”。在這里,人們可以化身“美食體驗官”,了解曬面、水米糕、豆腐包等嚴州小吃的制作流程,品嘗地道的嚴州小吃,深入感受當地的美食文化。由此,嚴州小吃的知名度顯著提升。
千鶴村的嚴州小吃產業發展得到了建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建德市通過精準招引千鶴村相關產業鄉賢,撬動850萬元社會資本,推進千鶴村嚴州小吃共富產業園建設運營,形成了以千年古府“嚴州府”和餐飲企業“嚴州府”為品牌牽引的產業矩陣,取得了亮眼成效。
目前,千鶴村已打造“嚴州曬面”“嚴州水米糕”“嚴州豆腐包”等品牌,培育食品生產企業3家、食品小作坊3家、研學體驗點1個、網店9家、小吃銷售商戶100余家,帶動就業近千人,真正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下一步,建德市市場監管局將立足職能,以千鶴村為樣板,充分挖掘小吃產業共富潛力,以打造完整小吃產業鏈為目標,做好“品牌+”“質量+”建設工作,助力嚴州小吃打開產業發展新圖景。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